一文看懂安防行业大佬与中小厂商的未来
2016年10月,一场始于东部的大规模互联网瘫痪席卷了半个美国网络。而其罪魁祸首之一竟然是国内某安防公司生产的摄像头…
这次发动网络攻击的黑客利用了一个由150万台设备组成的僵尸网络,向DNS域名解析服务商进行轮番攻击所导致,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物联网安全的担忧。6月份,央视曝光了通过家庭智能摄像头窃取隐私的火热生意,再一次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物联网与安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防更是物联网概念最好的应用环境。物联网对安防来说,具备安防的全部要素,实时感知、准确定位、有效控制,是完善的安全体系。
而安防的核心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可实现识别和感知,是物联网感知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前端的感知系统的采集,经过汇总得到海量感知数据,这也促进安防系统逐步从单纯的安防监控向可视化管理方面进行转变,系统架构也从简单孤立的系统向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综合性管理平台进行演变。
目前,国内安防行业的格局已定,那就是双寡头加多玩家局面。老二大华2016年营收133亿,和后面的一众20亿规模企业差距还是非常明显,而大华和海康的差距虽也不小但是从市值、营收及研发规模与投入看,双寡头名副其实。
我们总是希望宇视、网力、科达这样的小市值企业后来居上,但事与愿违。安防行业格局的变换,除非意外事件发生,或在游戏规则变化时候发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海康是于2001年底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2研究所整体变更过来的。52所又名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1962年创立于太原,1984年从太原搬迁到杭州。
历史原因,至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相关牛人都在国有研究所里,可以说几乎没有漏网之鱼,海康因此有强大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沉淀。
安防行业,或者说视频监控领域,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这种局面下,背靠国资委的海康威视,在与民营企业竞争时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凭借出身和自身优秀的技术支撑,海康成为了政府公共安全项目中最大的赢家之一。
海康虽然算央企,但是自由投资人龚虹嘉的介入及慷慨股权激励,让海康完全有不同于普通国企的行事风格和进取心。在短短17年间一跃成为全球视频监控领域的最大供应商,并以第1名的身份问鼎“全球安防50强”。
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很难把海康威视仅仅视作一家安防企业。以其积累的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海康正在把业务线向更多行业发散,而现在它的官网标语也已经换成了“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与数据运营商”。
图片来自海康年报
由于视频不是标准格式文件,机器很难直接认读。而靠人工查阅的话,只能在问题发生后去有目的的查找,为已经发生的事情寻找证据。这样不仅工作量巨大无比,也没有充分利用到天量数据的潜在价值。
于是,如何让机器可以智能地阅读视频文件,并按照安防需求进行自动查找,例如美剧里常见的从全城所有的摄像头下,寻找某一张脸、某一款车甚至某形状的包裹在某时间段里的运动轨迹,并进行追踪和图像归集。
这还不是终极的,未来的监控系统,必将因计算能力和传输能力的提升,走向根据某些特征自动甄别危险信号,并调动预防方案的方向去,从“看得清”走向“看得懂”。比如某天你在地铁里突然心跳加速、肌肉收缩,系统可能会分析你是因清凉美女的出现而血脉贲张,还是因为准备实施恐怖活动产生的生理亢奋。
这是就是所谓的“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也是海康在做的。在2015年,海康帮助嘉兴市区建设了停车违章监控抓拍,主要针对城市道路中几种严重的违法驾驶行为,例如机动车闯红灯、违章左拐、违法停车等,进行全自动的记录。
海康智能分析解决方案宣传片
此外,海康还有创新业务,主要包括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和海康汽车技术三块。
其中萤石网络基于互联网视频服务于智能家居。2013年,海康推出了家用及个人用产品线“萤石”,产品包括家用摄像头、智能传感器、智能门锁等。截止2016年底, 萤石云平台已经拥有千万级用户,在全国超过500个城市发展了一千多家萤石O2O店。
海康机器人方面,公司以移动机器人为载体,依托成熟的应用技术,推出了智能搬运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和智能泊车机器人。其中,智能泊车机器人在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亮相乌镇,成为全球首例真正落地的机器人智能停车应用案例。
海康智能泊车机器人
而智能搬运和智能分拣机器人,已经有六七百个机器人,运用在公司建于桐庐的自用生产示范基地内(浙江桐庐是“中国快递之乡”,来自桐庐的快递企业,经营着全国快递业务的60%业务量)。
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在2016年中成立海康汽车技术,并在10月的北京安防展首次向市场展示了汽车电子业务,产品包括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车载监控像机及相关配件。
根据海康威视2016年财报,包括互联网视频、机器人、汽车电子在内的创新业务,总共为海康创造了6.48亿元营收,是去年同期的191.83%。尽管在它超过300亿的安防行业营收面前,这一数据不值一提,但无疑海康的业务扩张已经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大华股份同样成立于2001年,主营业务与海康基本类似,在a&s发布的2016年度“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大华股份凭借2015年15.055亿美元的营收跻身第4,与第3名博世仅差0.33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官网微信做了两道数学题,自嘲“原来输在汇率上”…
¥100.78亿÷6.489=$15.530亿=全球安防第三
¥100.78亿÷6.694=$15.055亿=全球安防第四
大华的硬件产品销量稳定增长、产品系列完备,但是与海康威视相比,不管是在高端产品占比、技术壁垒、还是销售规模上,都不具优势。
但大华是做工程商起家,以低廉的价格和有影响力的品牌占据了大多数工程商的货架。坊间流传,大华内部会议确定采取产品和价格紧跟海康的战略,也就是海康出什么产品,大华马上跟上,价格更低。
靠着坚实的集成商基础和低廉的价格屡屡虎口夺食,而且大华的行业团队也绝不是形同虚设,在项目运作方面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
海康基于央企背景及龙头地位,在政府大单方面优势很大并节约了综合成本,但是海康的央企背景让其在国外屡屡遭到非议。而大华虽然改道解决方案及进军海外步调比海康稍晚,但却少一些掣肘。
开头说提到致使美国网络瘫痪的网络摄像头中,就以大华的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是否会再次上演华为中兴的局面呢?拭目以待!另外大华是民企,运作灵活、队伍高效。
大华“狩猎者”宣传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03oasrw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华曾表态专注研发,收入百亿前拒绝多元化。2015年,大华的营收已过百亿。今年3月,大华推出工业相机产品,有意进入机器视觉以及工业自动化市场。
宇视科技前身为华三通信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2011年被贝恩资本收购并成立新公司——宇视科技进行视频监控业务的运营。
凭借着华三的出身,宇视在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方面独树一帜,并屡屡用此打压其他两家竞争对手。在自立门户三年间,便跻身国内安防三甲之列,其战斗力和进取心可见一斑。
宇视每年研发投入保持15%营收,这在行业内一直是最高的,期望通过加速奔跑追赶对手,必然会有助力。2016年宇视专利总量1261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 83%,由此可见宇视的野心。
尽管宇视位列第三,但跟前两者根本不在一个等量级。今年4月份,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7亿元人民币收购宇视科技100%股权。而海康的市值为2000亿,大华市值500亿。
不过宇视还是当初的宇视,只是从外资股东贝恩转换成了新投资方,有了内资的助力及千方集团的交通产业链扩展,不但不会不复存在,反而应该是能够更快夯实老三的地位。
2015年宇视科技曾计划在香港登录资本市场,但临门一脚却选择放弃,因为当时给的估值应该是远不达预期(目测50亿水平),而国内资本市场风生水起,放弃在HK的IPO也属正常。
宇视之前宣布了其在2021年实现100亿目标,有戏吗?如果按目前的30%增长率,宇视在2021年只能实现60亿的规模。而目前宇视的三驾马车是:智能交通、SMB及海外市场。有了千方100亿基金支援之后,如果宇视发力PPP项目加上千方产业链助力,那么4年之后实现100亿的确是有希望的,当然,难度着实也不小。
宇视科技宣传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330ohxkwg&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由于巨头难以撼动,基于物联网巨大发展潜力以及安防与物联网的关系,国内多家安防上市企业也纷纷通过并购,拓展物联网领域业务。
2016年,高新兴以6.81亿元的价格收购中兴通讯旗下的深圳市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84.07%股权,中兴物联主要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服务,专注于物联网企业级市场,覆盖物联网无线通信模块、车联网产品、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与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四大业务板块。
2017年3月,苏州科达收购江苏本能40%股权,据悉,江苏本能主要从事RFID研究、产品开发和销售、解决方案提供及整体应用业务。
6月中旬,东方网力发布公告拟收购立芯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暂定为4.05亿元,立芯科技为RFID领先企业,致力于提供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工业4.0以及高品质RFID产品设计制造,核心产品RFID处于大批量生产阶段,其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物流、零售防伪等领域。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安防”在帮助客户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增加视频监控的使用效率和大数据的价值,摄像头的功能不再受限于安全防范目的,真正的智能化时代正在到来。
全球物联网观察独家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延伸阅读:
全球
物联网观察
全球视野,您的物联网中央情报局!